首页 资讯 正文

内江“变脸”女孩徐俪尹:想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

体育正文 82 0

内江“变脸”女孩徐俪尹:想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

内江“变脸”女孩徐俪尹:想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

四川在线记者陈宇内(yǔnèi)江观察唐广

近日,短视频平台上(shàng)(shàng),一则内容为“内江初三女孩在校园艺术节上表演川剧绝活‘变脸’”的短视频引起很多人关注。

视频中,女孩身姿灵活,随着激昂(jīáng)的川剧音乐,迅速变换(biànhuàn)着一张张色彩斑斓的脸谱,动作行云流水,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惊呼。

6月6日,记者来到内江天立学校(xuéxiào)找到了表演者徐俪尹。

“我是小时候看了川剧变脸(biànliǎn)表演,就喜欢上了。”徐俪尹是该校初中部的(de)初三学生,她告诉记者(jìzhě),自己是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学习变脸。

谈及为何会支持孩子(háizi)学习变脸,徐俪尹的(de)母亲(mǔqīn)美琪说:“我们这些大人平时看到川剧变脸都会被深深吸引,娃娃能学会这门巴蜀特色的传统技艺,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。”她告诉记者,徐俪尹表演的短(duǎn)视频发布后,不少人向她打听哪里能让孩子学习变脸。

放学后,记者跟随徐俪尹(yǐn)来到内江市汉祥小区的一处练功房,这里是成都雷家班分部,内江蜀虎(hǔ)川剧变脸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雷逸龙的基地。在工作室里,记者还看到了(le)徐俪尹的同学(tóngxué)吴鑫淼、内江一中的孙锦心。

“我是小学三年级时,在‘非遗进校园’活动中接触到(dào)了变脸,然后(ránhòu)就一直跟着师父学。”吴鑫淼说。

工作室的陈设(chénshè)非常简单,地毯和(hé)墙上的镜子是主要装备,但窗边的一架老式缝纫机和未完工的戏服却传递(chuándì)出(chū)了一种独特的韵味。“别看我们这里简陋,每年都有不少学(xué)生来找我们学变脸呢。”雷逸龙介绍说,近些年,他接触过很多带着孩子来学习变脸的家长,“热度可高了。”

“热度”并非偶然形成。“近年来,我们依托‘非遗(fēiyí)进校园’等形式,持续引入(yǐnrù)本地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(wénhuà)资源。除了变脸,扎染、烙画、蛋壳画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也相继走入课堂或社团。”内江市市中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演员,而是播下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种子。”校园艺术节(yìshùjié)上徐俪尹的惊艳亮相,正是这种浸润的成果,也点燃了更多学生的兴趣(xìngqù)。

孙锦心对此感受颇深:“每一张脸谱背后都有(yǒu)一个故事,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(wǒ)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了。”

尽管(jǐnguǎn)感兴趣的人多,但能坚持下来(xiàlái)的却少。孙锦心的母亲黄晓表示,“娃娃一方面要完成校园的学习任务,课余时间都用来练功,坚持对(duì)家长和孩子来说确实不易。”

“变脸(liǎn)不是魔术,是实打实的功夫。”雷逸龙强调。基本功如站桩、云手,枯燥且耗体力。学习“扯脸”技法(jìfǎ)时,孩子(háizi)们手指常被特制丝绸勒出血痕,汗水浸透(jìntòu)练功服更是家常便饭。吴鑫淼摊开手掌,指根和虎口处覆着一层薄茧。

这几天,雷逸龙的电话成了“热线”。面对骤然增加的咨询,他态度审慎:“欢迎了解,但得想清楚,这不是速成的才艺(cáiyì)表演。”他更希望这阵(zhèzhèn)“流量”能转化为对川剧变脸艺术内涵的深层(shēncéng)关注。

采访结束后,徐俪尹和师姐妹在(zài)狭小的练功房里再次(zàicì)披挂上阵。虽然满头大汗,但她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。

内江“变脸”女孩徐俪尹:想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